寧夏新聞網訊(記者 胡琴)“沒想到在家就能收到案件信息、了解案件進展,我覺得自己的案子得到了法官的重視。”近日,記者從申請執行人李某的稱贊中,了解到賀蘭縣人民法院強化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行作用,靈活應用信息系統、網上云端等技術平臺,通過“數智執行”破解了一系列制約賀蘭縣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痛點、難點和堵點問題。
賀蘭縣人民法院執行指揮中心依托信息化平臺,采集全國200多種各類文書模板,并根據工作實際進行模塊化集約辦理,將文書制作由傳統“手工操作”變為了“一鍵自動”,實現年均文書制作量超3萬份,并將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及時通過線上送達平臺向當事人送達。送達各類執行法律文書1.5萬多份,推送立案、查封、拍賣等重要節點信息1萬余條,不僅有效保障了案件的快辦快執,更讓人民群眾的所想所盼得到了有力回應。
而在近日發生的一起買賣合同執行案中,賀蘭縣人民法院從立案執行到案件執結,僅用10天就兌現了申請執行的權益,受到當事人的稱贊。事情的原委是,被告某汽修店因經營需要,2016年至2017年陸續向王某購買了一萬多元的機油,期間雙方約定分期支付貨款。但某汽修店僅2017年支付了5000元后,再未履約。王某多次索要無果,將某汽修店訴至賀蘭縣人民法院。最終,賀蘭縣人民法院判決某汽修店15日內向王某支付欠款。但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,某汽修店依舊未能履約,無奈之下王某向賀蘭縣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。案件執行期間,賀蘭縣人民法院第一時間利用“總對總”查控網絡,及時將財產情況反饋給執行干警,并通過線上信息平臺迅速完成凍結。為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秩序,執行干警秉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,現場了解某汽修店的經營狀況、耐心釋法說理后,依法完成凍結財產的劃扣、發放。
“賀蘭縣人民法院巧借大數據便利,在‘快執快結’上下功夫,大幅提升了執行效率。”賀蘭縣人民法院一位執行法官說,截至2025年5月,賀蘭縣人民法院高效辦結首次執行案件1285件,執行到位金額8541.79萬元,其中270多件案件辦案用時在20天以內,受到了當事人的稱贊。
2016年底,李某因借貸糾紛被馬某訴至賀蘭縣人民法院,經法院判決李某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2萬元。之后,李某一直未履行義務,馬某向賀蘭縣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。執行期間,李某名下無房產、車輛、存款等可供執行財產,且長期在外地務工,執行干警多次回訪查找未果后,依法終結本次執行程序。至2024年,賀蘭縣人民法院通過網絡查詢篩選,發現李某名下有足額可供執行財產。為確保被執行人財產不流失,執行指揮中心工作人員立即對李某財產進行了凍結,并將這一情況反饋給執行干警,當即恢復執行。3天后,馬某順利收到法院執行到位的全部案款。
據了解,為解決終本案件管理難、執行難,以及執行人力調配不足等痛點堵點,賀蘭縣人民法院還積極采取“分類管理+精準施策”的措施,對暫無財產線索案件,建立定期回訪機制,持續追蹤被執行人財產動態;對有明確可供執行財產案件,依法恢復強制執行程序,努力讓“紙上權利”加速轉化為“真金白銀”。今年以來,賀蘭縣人民法院執結終本案件332件,執行到位標的4000余萬元。